體態失控怎麼辦?NBA球團管理層如何看待和處理球員體態控管失控

體態管理一直是檢視球員自律程度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球團、市場和管理層衡量球員未來和薪資的關鍵要素。

許多NBA明星球員過去也發生在休賽季沒有做好身體管理,在賽季開始前體型走鐘已經不是新聞,如同早前超音速的Shawn Kemp就因為身材走鐘而大幅影響表現,現役球員包含火箭時期的James Harden,到年輕的Luka Doncic和Zion Williamson都曾發生過體態失控,鵜鶘在2022年跟Williamson簽下的新合約中,還特別訂定出罕見的體重限制,如果Williamson的體重(磅數)加上體脂率高於295,就會扣非常可觀的薪水。

無論是超級球星、輪值主力到二三線角色球員,對管理層、教練或是訓練團隊來說,球員體型管理失當都是令人尷尬又兩難的情況。多數職業球員大多都有自己的一套體重管控標準,甚至聘請專門的營養師或顧問來協助,然而也有許多原本光芒萬丈的年輕天賦,卻因為缺乏自我管理的自覺,而成為令人惋惜的故事範本。


體重扼殺的天賦

Eddy Curry在2001年第四順位被公牛選中,因為強壯身形和禁區主宰力而被譽為有機會成為Shaquille O’neal的接班人。但Curry有滿滿的天賦,卻幾乎職業球員的自覺,飲食上幾乎毫無節制,花生醬、可樂、披薩和炸豬排等高熱量食物來者不拒,隨著年紀漸大開始傷勢纏身,不到30歲就有心臟病,年紀輕輕就離開NBA。

Jared Sullinger就因為體重失控讓球團不得不增加條款來約束,甚至幫忙安排營養師,以及限制他只能在訓練館吃飯,然而Sullinger始終無法自我控管,最終也因為過重受傷淡出NBA。

2009年選秀榜眼Hasheem Thabeet和2013年選秀狀元Anthony Bennett都是無法力行飲食控管的案例,Thabeet對飲食完全以美味作為選擇標準,當時灰熊隊的主戰中鋒Marc Gasol正力行飲食控制,多次提醒Thabeet不該如此亂吃,但Thabeet始終不以為意,甚至會偷帶零食回飯店。

Bennett同樣不顧營養師的勸阻,常常偷跑出去外食而無法降下體重,即便球團嚴厲督促,Bennett大吃大喝的癮頭會不時爆發,兩人不僅未能兌現天賦,年紀輕輕就離開NBA,也很巧的在近兩年都在台灣職業聯賽打球。

前拓荒者球員Caleb Swanigan是體重管理失當最可惜和遺憾的案例,在2020年Swanigan被國王交易回拓荒者時,他的健康報告就已經有亮紅燈的跡象,且球團也發現他行為怪異,然而因為當時疫情和管理層異動而沒有太過於關注。

2020年打完最後一場職業賽事之後,Swanigan慢慢淡出球場,2021年警察在他的車上搜查到持有超過3磅的大麻,從他當初出庭認罪的照片也發現,原本6呎9吋(約206公分),260磅(約118公斤)的他,爆肥到近200公斤,年僅25歲的Swanigan在2022年過世。

Williamson是近幾年最具有天賦的球員,可惜生涯前4個賽季因傷斷斷續續只打了114場比賽,他在2022年在Gilbert Arenas主持的播客節目談到飲食問題時說道,「我才20出頭,擁有花不完的錢,感覺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吃得健康對我來說很難。」

雖然2023-24賽季Williamson的出賽數已經超越上一季,且繳出明星水準的數據,但根據《紐奧良倡議報》記者Christian Clark報導,鵜鶘認為Williamson體能有明顯問題,常常會在關鍵時刻沒辦法拿出高水準表現,而球團也多次跟Williamson要改善飲食與體能,但他屢勸不聽。


球團如何處理體重失控

評估

多數球團管理層一發現這種情形,都會先了解發生的原因為何,是因為受傷、疲勞、私人因素還是單純懶惰?

「必須要先去了解球員的狀況,然後抽絲剝繭背後的原因。」一名管理層說道,「有些球員比較難直接交流,或者是有難以啟齒的原因或是變故;有些可以用鼓勵的方式,或是明訂在合約中,用獎金做為誘因。把一些不確定性消弭掉就是我們的任務。」

不少球團管理層認為球員體重或體脂率是決定球員表現的一環,但也有些管理層認為只要球員能維持比賽水準和球場表現,體重數字不會是大問題,「不管是250磅還是300磅,只要能勝任工作,我都能接受。」另一位管理層說道,「如果球員的體重增加,終結能力或是彈跳高度降低,或是每場比賽的失誤增加,那這就會是個問題。」

Ian Mahinmi在2016年與巫師簽下大約後就因為左腿傷勢而無法出賽,當時球隊的運動科學總管Steve Smith直接要求他減重,「我們需要他的運動能力和靈敏度,這才是他的價值所在。」

通常球團對超級球星或年輕天賦的耐心和容忍度會高出許多,而如果是一般球員通常會直接被冷凍。「我不會讓他出賽,我的處理方式不會是我有一名發福球員,該怎麼辦?」一名管理層說道,「當然這也取決球員平常的表好以及我和球員平常的關係和交流。」

誰負責溝通?

而如果有身材走樣的情況,通常負責傳遞訊息的會是球隊老將、精神領袖、教練或是訓練員,「通常我們在訓練中能做的有限,即便我們有一些話語權,但球員還是要靠自己自律和自我要求。」管理層說道。

也有不少管理層會直接跟球員溝通,2019年勇士隊總管Bob Myers就能在季後賽前告訴Draymond Green球團對他的體態有些擔心,「我跟他說,希望他能用最好的身體狀態來準備季後賽。」2022年熱火總管Pat Riley也直接在聯訪中點名Kyle Lowry的體態非常不理想。

如果球員中有精神領袖級的休息室資深球員,也會是傳遞訊息的好人選,2019年剛和熱火簽下大約的James Johnson就因為體重未達標準而被要求離隊,Jimmy Butler就幫助球團與Johnson溝通。

但如果老將的根基不深,還未和球隊建立起長期關係的話,管理層就會去尋求教練的意見。「教練會時常跟球員溝通,他們能用數據或是策略來提點球員,但如果教練也是新加入的,為了避免一開始就產生矛盾,那這時就可能會由訓練員或助理教練來協助。」

而有些管理層會直接由球員發展部門的主管來溝通,「球員要知道,這些拘束和這些拘束和自律是為了他們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助於球隊也幫助自己。」

合約內外的激勵獎金

然而除了希冀球員的職業精神外,讓球員維持紀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激勵獎金,促使他們在休賽季也能維持訓練和體態。

「當在合約內設計獎金,會更容易激發球員去達到目標。」一名經紀人說道,「這也會讓勞資雙方的對話容易許多,一些都用數字來說話。球員也是在和減重和減脂時也是一般人,但只要告訴他們這對於職業生涯有什麼影響,以及能拿到什麼樣的報酬,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而接著這名經紀人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有個球員每次都能拿到獎金,每次他達到目標拿到獎金後,我都會帶他去PhilippeChow大吃一頓。」

有些小市場球隊會在休賽季安排兩週的訓練和獎金,除了幫助球員維持體態和球感,也讓年輕球員去跟隨資深球員學習如何自律、飲食、睡眠和控管,多數管理層也認為體態管理應該要是職業球員自然而然的習慣。

「職業球員要有照顧自己身體的自覺。」某一名球隊管理層說道,「許多年輕球員的合約也會設計獎金來協助他建立習慣,球隊也會幫助他去學習自律,包含訓練、飲食、睡眠和身體管理等。」

不少管理層會鼓勵球員聘用營養師或私人廚師以確保飲食的合理性,甚至也有一些球隊會幫球員作好餐點讓他們帶回家,「我們發現有年輕球員什麼都吃進肚子,我們不得不告誡他,限制他們只能在球隊場館吃飯,並安排專屬營養師,提醒他要好好想清楚,責任是在他身上。」

但如果球員是因為心理健康而導致飲食習慣失調造成身材走樣,這時球隊就會提供適時的幫助,「我們會提供心理諮詢和固定配合心理醫生,在這樣的情況我們會積極介入。」

誤解

通常球迷會認為體重管理是球員的基本素養,有人甚至會嘲笑減重還能領獎金是超爽的職業,「多數人不懂球員和球隊私底下付出多少努力,許多人會質疑Zion Williamson為什麼管不好他的身材,但事實上球員和球隊一定都在努力,很多細節和私下的情形不為人所知。」某管理層說道,「有些時候是基因、有時是受傷,或是心理問題,這不是一直線的問題。」

另一名管理層也分享一位體重常起伏的球員案例,「他有飲食問題,但這是受到心理影響,再加上他有遺傳,我能理解他,他需要很大的動力才能克制不去吃想吃的食物。」他認為大家要有點同情心,「即便他是職業球員領著幾百萬的年薪,但無法改變的是他仍然還是個人。」

無論對球員還是球團,自己的身體就是資產,因此把隨時把自己準備好,既是職業球員的操守,也是對職涯前途的加值。

經過 Simon Liang

Damian Lillard的死忠球迷,因小李成為拓荒者球迷 分析不懂 故事略懂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