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將時間倒回至 2005 年季後賽第二輪 G4,鳳凰城太陽對上達拉斯小牛。第三節時間即將結束,Steve Nash 正打出生涯最佳的得分表現:單單在那一節他一人 12 投 9 中,豪奪 23 分——而且紀錄還在持續當中。時間僅剩 8.6 秒,Nash 運球帶至前場,並接獲隊友 Shawn Marion 的一個掩護,面對到的是他的前隊友 Dirk Nowitzki。最後三秒鐘,飄髮哥在三分線外對上他的死黨德佬;兩秒鐘,Nash 運球後退幾步;最後一秒,一道模糊不清的聲響從電視轉播景框之外傳來——「投啊!」這聲大吼幾乎確定來自於總教練 Mike D’Antoni,然而這節比賽就在 Nash 猶豫不決之間落幕。
這位衛冕 MVP 第三節的屠殺表現,幾乎是他「靈魂出竅」的體驗;對於任何一名 NBA 的球員而言,單節 23 分的爆發都能作為生涯的精華剪輯之一;但對於傳球第一的 Nash 而言卻相當矛盾:他打得不像他自己。對一名以超人一等的時間感、視野以及掌握能力著名的名人堂球員來說,失去了時間感就是失去了一切。這場比賽最終 Nash 狂轟了 48 分,幾乎是他生涯的經典飆分秀之一;但最後太陽隊卻以 10 分之差敗陣。
時間快轉 2018 年,在這名偉大控衛被送進籃球名人堂之際,突然回顧這場比賽似乎有些詭異;然而 Steve Nash 總是引領潮流,過去兩個月當中,他被問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球風時,對於「生涯走向可能會有所不同」這事總是相當坦率。在他為知名運動媒體《Bleacher Report》所撰寫的足球專文中,Nash 用了 Cristiano Ronaldo 巨大的自我中心主義作為背景,來評析自己的運動員生涯:
「當我看見了 Ronaldo 及他的氣場,我自認為一開始不會想太靠近他,因為這股氣勢暴露了我的弱點:那就是我很害怕自己出手,我可以承擔這些責任,但我不喜歡自己操刀,也許我的最大弱點就是缺乏了更強勢的自我。」
在 Steve Nash 的全盛時期,他就等同於「小球戰術」系統之靈魂。這套領先聯盟數年的觀念與趨勢,也造就了未來更加走火入魔的「節奏 & 空間」進攻球風。要知道 NBA 在 2003-04 球季比賽節奏是歷史上數一數二慢;即使在當時的環境下,Nash 仍然掌舵小牛隊的強力進攻,整體進攻速度在平均一百回合中高了聯盟平均多達 10 分;這支小牛隊的進攻效率,如果放在上季的聯盟中,竟連前五也排不上。在 Nash 正式入選名人堂之前,Nash 以及影響他最深的兩名恩師幾乎是惋惜地異口同聲:他們還可以將標竿推得更遠。
發明「七秒急攻」的小球先驅教頭 D’Antoni 回首過往,並且惋惜自己當時為何沒有強迫 Nash 多多在三分線外出手,畢竟他的生涯三分球命中率高達 42.8%!而在他之前的鬼才「老尼」Don Nelson、前小牛隊總教練則規定了每場 10+ 出手的低標,Nelson 甚至威脅 Nash 如果沒達到一定程度的出手數,便要坐冷板凳甚至罰款;當時他便有著將 Nash 打造成 Steph Curry 的遠見;然而在約莫十年之後,剛進入聯盟的 Curry 甚至只被認為是一名大學級的球員。
「老尼(Nellie)不斷提醒我更具侵略性、並且帶球得分,開啟了我的職業籃球生涯。」Nash 向記者表示,「但我從未將我的出手數拉高至當今聯盟的程度,也許我該一場比賽出手個 20 次,這樣應該就合理多了!」
也許很難去避免那些想法、所有的假設、評論者口中的「如果…Nash 可能有什麼成就」,這些疑問早已有所定論。當 Nash 在 2015-16 球季前和金州勇士簽下球員發展顧問的合約時,他似乎已經知曉自己的傳奇恐怕永遠會和 Curry 有所交疊,因此他和幫助 Steph 達到一個 Nash 自己所從未觸碰過的全新境界。Curry 現已步入而立之年,正好是 Nash 當時鳳還巢太陽、再創巔峰的年紀。因此上個月,勇士更招募了 Rick Celebrini 作為球團運動醫療表現部門的新執行長;Celebrini 正是當年讓 Nash 的身體維持巔峰的幕後推手,Nash 也對他讚譽有加。
我總在思考:當我們在幻想著 Steve Nash 在巔峰期場均能拿下 30 分,如同他的恩師 D’Antoni 所後悔的事一樣,這會不會是個假議題?如果上述的如果成真,Nash 打球還會有樂趣可言嗎?雖然 Curry 已經親身證明能輕鬆自如攬下海量得分,但是 Nash 球風的靈光來自於他對於球場上的一切完全的掌控。當他又在籃框週遭打轉時,總讓人認為他在盤算些什麼,那是種由足球傳襲而來的野心——即使周遭防守球員林立,但他對球場仍有著全然的掌握。
他建立了一種概念:籃球帶來的喜悅本該是一切的根本,而非成功後而生的副產品;而他竟可以達成如此非凡的成就,而不需要改變他的球風——甚至是自身的本性。
再回到文章開頭所談的情況:2005 季後賽次輪 G4 第三節的最後一波球權,如果是在 2018 年會怎麼打?Marion 可能會在更遠的地方設立掩護,而 Nash 則可能在他和 Nowitzki 保持距離時便開始狙擊,Nash 的註冊商標可能會改寫:在圓弧線外的一顆簡單、完全空檔的運球後三分出手。這是一項現今各隊先發控衛都具備的技能;恰好證明了 Nash 系統的概念是如此清晰,他幾乎是這 10 多年之間籃球潮流的起源。
Nash 很可能成為那個世代的 Curry,但他最終並未踏上這條路。若他真的走上了這條路,那麼他加入名人堂的意義就無法如此巨大。他成為名人堂這群菁英中的菁英,並不只是因為他是歷史上偉大的控球後衛,而是一個籃球典範轉移的先驅。他生涯場均的 14.3 分更呼應了上述意義:只靠他自己一人無法辦到這些。兩位創新並有遠見的教練給予的指導與推波助瀾 ,加上當時聯盟的防守規則改變。他的成功無法被定義為一人的成就,而是加上他如何改變聯盟的種種軌跡。
假使他真的打出了如 Curry 般的數據,或許我們會給予他不同的生涯評價:也許更像 Gary Payton、或者是 Karl Malone,具備歷史級的天賦才能,但也僅能帶著個人榮耀佇立。即使許多的後見之明不斷流傳著,我們仍無法想像一個更適合 Nash 被懷念的方式——一個樂於分享的偉大球員象徵,一個改變世界籃球的趨勢原型。
本文編譯參考:What if Hall of Famer Steve Nash had turned up the volume?
本文編譯參考:Steve Nash Never Had to Be Anything More Than Him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