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Sharman

“生意就是生意。”

這是NBA的名言。作為所有球隊市值均超過10億美元的世界第一職業籃球聯盟,NBA如同一個企業集團,30支球隊則是分佈於各大城市的子公司。集團有基本的、通用的經營理念,但子公司因所處環境不同,各有各的經營特色,這構成了NBA色彩斑斕的商業世界。

與球員表現、球場戰術這些擺在檯面上清晰可見的內容不同,球隊的經營管理則顯得神秘。

財務報表很重要

既然是公司,就會有財務報表,這是公司損益的重要指標,可以告訴我們球隊的資金流向,以及賺錢的來源。

在NBA球隊的花費中,最大支出是球員工資。根據每支球隊的情況不同,這項支出約占總支出的50%至60%。2023年NBA球隊的球員平均薪資高達832萬美金,(約2.7億台幣)平均年薪高居世界第一。

營運開銷是球隊的第二大支出項目。營運開銷包括球隊運營團隊的工資及相關福利等。各隊的運營團隊規模不同,但也有基本的配置模式。根據職能劃分,NBA球隊的運營團隊細分為:總經理辦公室(由球隊總經理領導,20到25名員工)、銷售部(12到20名員工)、市場部(10到12名員工)、宣傳部(6到10名員工)、客服部(4到8名員工)、季票及球票運營部(6到9名員工)、營銷計劃部(4到7名員工)、娛樂部(最多可超過30名員工)、社區部(4到6名員工)、公共關係部(3到5名員工)、商業發展部(8到15名員工)、信息部(2到4名員工)、人力資源部(2到3名員工)、財務部(3到5名員工)。

一套完整的NBA運營團隊,全職員工通常超過150人。總經理級別的員工年薪在100萬到300萬美元之間,部門主管的平均年薪約為14萬美元,高級經理的平均年薪為11萬美元,而部門員工的年薪則因工作資歷不同在2.5萬至7萬美元之間。球隊的運營團隊年薪總額也超過1000萬美元。在運營開銷中,有些球隊還會將發展聯盟附屬球隊的相關費用計入內,金額在300萬至500萬美元之間。

運營開銷中還有一筆球館租賃費用。在NBA的30支球隊中,有23支球隊使用的球館需要租賃。例如,勇士隊現在使用的甲骨文球館每年租金約為250萬美元。

球隊的第三大支出項目是客場酒店、專機和餐飲費用。NBA球隊去客場打比賽時,通常入住簽約酒店,通常是五星級,每次至少需要40個房間,一個賽季的住宿費約為100萬美元。NBA球隊前往客場是乘坐專機,聯盟自1997-98賽季開始與航空公司簽約,為球隊提供包機服務。飛機經過專業改裝,以便身材高大的球員在機艙內擁有更大的空間,享受更舒適的飛行服務。當然,這樣的專屬服務需要付出代價,每支球隊每賽季的專機費用在330萬到350萬美元之間。此外,在客場比賽期間,球隊需為球員提供每日129美元的飲食補助。

球隊支出的第四大項是教練工資。NBA主教練的平均年薪為550萬美元,助理教練年薪在75萬至100萬美元之間。NBA的教練團隊通常由一位主教練、四到五位助理教練以及兩位訓練師組成。訓練師的平均年薪為12萬美元,而資深訓練師的年薪可達30萬美元。組建一支完整的教練團隊,其總年薪超過1000萬美元。

之所以詳細列出球隊的開銷,是因為無論隊伍水平如何,這些費用都是必要的,只是具體金額依球隊情況有所不同,但支出項目的主體結構是一致的。NBA球隊的經營核心在於在明確支出的基礎上,擴大收入,以實現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NBA球隊的收入基本由三部分構成:首先是聯盟分紅,包括轉播權、相關產品銷售以及大市場球隊的收入分享等;其次是門票及球館相關服務收入;最後是球迷商店的商品銷售和廣告贊助金。在這三項中,第一項是由聯盟提供的,其餘兩項則取決於球隊自身的運營能力,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收入來自門票和球館服務,約佔球隊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因“城”而異

由於球隊所在城市的不同,運營方式也有所差異。我們經常在與NBA商業相關的報導中看到“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詞語,但實際上更準確的表述應為“大市場”和“小市場”。這裡的“大”和“小”不是指地理面積,而是經濟規模,主要參考兩項數據:一是家庭收入中位數,這反映了當地的收入水平與消費能力;二是媒體指數,即媒體的發達程度,這會影響球隊的曝光度以及在轉播收入方面的潛力。

大市場球隊的經營如同“背靠大樹好乘涼”,幾乎可以躺著賺錢。例如,擁有NBA最大市場的紐約尼克,儘管連續五年未進季後賽,但年收入高達4.26億美元,居聯盟首位,淨利潤達1.4億美元,同樣為聯盟之首。僅門票收入一項,尼克每年就能賺取1.3億美元。紐約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在全美280座統計城市中排名第二,紐約人既有消費能力也願意在體育上花錢。據統計,一家三口觀看一場尼克的比賽,包括門票、停車費、餐飲和紀念品等開銷,平均需花費676美元,這些花費也為尼克帶來了可觀的財源。

大市場的媒體效應對於球隊的影響,以湖人為例便可見一斑。知名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曾對NBA球隊所在城市的媒體市場進行調查,發布了城市媒體指數排名。在這份榜單中,湖人所在的洛杉磯僅次於紐約,排名第二。在LeBron James加盟之前,湖人同樣連續五年未進季後賽,但紫金軍團的年收入達到3.71億美元,利潤達到1.36億美元。轉播費是湖人日進斗金的主要來源之一,他們與時代華納的轉播合同達20年40億美元,而聯盟絕大多數球隊的地方轉播合同金額不超過4000萬美元,灰熊在孟菲斯的比賽轉播權合同金額僅為940萬美元。

擁有大市場優勢的NBA球隊,其經營核心理念是守護傳統。這一點在尼克隊身上尤為明顯。尼克斯的主場麥迪遜廣場花園是NBA歷史最悠久的主場球館,始建於1879年,至今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翻新和重建。它不僅是一座體育館,也是演唱會場地以及大型會議的舉辦地。Michael Jordan、阿里、麥可·傑克森等無數體育和文藝界的巨星都曾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閃耀,這座場館的歷史就是美國的發展史,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全世界球迷都會想在廣場花園看場球,因為這裡是體育聖地。喬丹、科比和詹姆斯曾在這裡上演精彩表演,這座球館還見證了阿里、費德勒等巨星的神跡,流行音樂天王邁克爾·傑克森、瑪丹娜、布蘭妮、瑪麗亞·凱莉也都在這裡奉上視聽盛宴。麥迪遜廣場花園總是能聚集人氣,這種朝聖般的情結為尼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麥迪遜廣場花園隸屬於麥迪遜廣場花園公司,該公司的CEO James Dolan同時也是尼克的老板。在球隊經營方面,Dolan始終緊抱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大腿。2013年,麥迪遜廣場花園公司投資10億美元,對球館進行為期三年的大規模翻新。改造完成後,Dolan收購了總部位於紐約的TAO集團,該集團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附近擁有多家餐廳和夜店。這次收購讓來此觀賽的球迷在享受比賽之餘,還能體驗美食與夜生活,進一步增強了尼克主場的輻射價值。

大市場 = 賺大錢。四年三冠的勇士年收入達3.59億美元,在NBA僅次於尼克斯湖人。勇士在奧克蘭的球市表現優異,年門票收入達1.43億美元,但他們仍決定搬遷至舊金山。這座城市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在全美排名第一,搬遷至舊金山意味著進入全美消費能力最強的市場,不僅有提升票價的空間,也能帶動廣告收益。據美國媒體預估,勇士搬遷後的廣告收入每年可增加2000萬美元。事實上,勇士搬遷帶來的經濟效應已經顯現:勇士與摩根大通集團簽訂的新主場冠名協議為期20年,總價值達3億美元,創下美國體育館冠名費的歷史新高。

小市場球隊生存之道

NBA在2011年曾發生勞資糾紛,根本原因在於小市場球隊對於與大市場球隊在經濟收益方面不斷拉大的距離感到不滿。「人們總是說,我們小市場球隊需要在經營運作上多下功夫,這樣才能賺錢,但那些身處大市場的隊伍,即便運作很糟糕,還是輕鬆盈利。」一位球隊老闆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表示。

在新版的勞資協議中,資方內部就一項「劫富濟貧」的條款達成了一致。該條款規定,收入高的球隊要給虧損的隊伍分紅。這個分紅的額度有多大?在上個財政年度,勇士、尼克、湖人和公牛總計拿出了1.44億美元補貼經濟狀況不佳的隊伍。

即便大城市球隊分享了一部分經濟收益,根據ESPN獲得的聯盟內部財務報告顯示,仍有9支球隊在獲得補貼後仍虧損,其中以小市場球隊為主,包括灰熊、公鹿、魔術和馬刺等。

如果你的球隊處於NBA經濟版圖中的小市場,如何運營才能避免「小市場=虧損」的怪圈?雷霆給聯盟樹立了典範,俄克拉荷馬是小市場,這座城市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在全美排名第148,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並不是很強,但雷霆還是能夠年入2.22億美元,利潤6400萬美元,排在NBA球隊第七位。

雷霆經營狀況不俗,靠的是兩點,一是球星效應,二是與當地球迷的緊密聯繫。自從雷霆搬到俄城後,一直擁有市場號召力強的球星。最初是Kevin Durant帶領的隊伍,然後是「雷霆三少」時期,儘管James Harden和Durant相繼離開,Russell Westbrook以場均三雙成績拿下MVP,現在則是Russell Westbrook與Paul George雙核帶隊。雷霆在最近十年內不斷有球星撐場,這在NBA並不多見。即便像湖人這樣明星輩出的球隊,在後Kobe時代也曾經歷過兩年的「球星空窗期」。

Clayton Bennett在2006年收購當時名為「超音速」的雷霆隊時,便開始計劃將球隊搬遷,終於在2008年如願以償。Bennett之所以決定將球隊搬到俄克拉荷馬,一方面是因為家鄉情結,Bennett是土生土長的俄城人;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好俄城的球市潛力。

雷霆原本的主場位於西雅圖,這是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最大城市,擁有如微軟、波音、亞馬遜和星巴克等大型企業的總部,經濟繁榮且人口眾多。而與西雅圖相比,俄克拉荷馬在經濟規模上更像是一個小鎮。

西雅圖雖然經濟繁榮,但職業體育隊伍眾多,從橄欖球的西雅圖海鷹、冰球的西雅圖雷鳥到棒球的西雅圖水手,分散了當地的體育市場。Russell Westbrook在買下超音速後的兩年間虧損了5200萬美元。俄克拉荷馬當時沒有職業隊伍,對NBA球隊充滿渴望。2005年新奧爾良黃蜂因颶風災害暫時遷至俄克拉荷馬,為期兩年的賽季中,球市異常火爆。當黃蜂回遷新奧爾良時,俄城球迷熱淚盈眶地送別這支短暫的「主隊」,讓當時的NBA主席David Stern深受觸動,甚至表示:「這不會是NBA在俄克拉荷馬的最後演出,NBA會在這座城市扎根的。」

事實證明,俄克拉荷馬給予了雷霆極大的支持。從一個數據可以看出:俄克拉荷馬市的人均球隊花費,即當地球迷市場的總收入除以城市總人口,達到每人85美元,在NBA中位居第三。這反映了俄克拉荷馬市民對球隊的高度忠誠。

相比之下,像洛杉磯這樣的大市場雖然購買力強,媒體發達,能為湖人帶來巨大利潤,但洛城的體育競爭也非常激烈。洛杉磯有18支職業隊,包括湖人和快艇(籃球)、道奇和天使(棒球)、閃電和公羊(橄欖球)、洛杉磯國王和阿納海姆鴨(冰球)以及洛杉磯銀河(足球)。這些隊伍分散了球迷的注意力,也導致湖人的球迷支出數據為48美元。雖然洛杉磯人口多,但激烈的職業體育市場競爭也影響了每支球隊的受關注程度和收入。

不只是體育球隊 更是商業名片

NBA 球隊不僅是體育競賽的象徵,也是企業經營者的重要商業名片。對於許多老闆來說,球隊的價值遠超其財務報表所顯示的收入與支出。雖然帳面上顯示一些小市場球隊或支出較高的球隊出現虧損,但這種「虧損」並不意味著資金真的在流失。

克里夫蘭騎士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儘管球隊曾連續四年闖入總決賽,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市場支持,但騎士在James效力的最後一個財政年度卻顯示帳面虧損 620 萬美元。造成這一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球隊巨額的工資支出與奢侈稅,共計達 1.6 億美元。《Forbes》與 ESPN 的報告也確認了這一事實。然而,對於騎士老闆Dan Gilbert來說,球隊的價值遠超過帳面盈虧。Gilbert不僅透過門票和廣告獲得直接收入,還藉助球隊的影響力與知名度,為旗下其他業務帶來間接收益。

作為克里夫蘭的象徵性品牌,騎士隊幫助Gilbert鞏固了他在商業界的地位,提升了個人品牌的知名度,甚至推動了其他投資的收益。透過球隊的曝光率,Gilbert的主要產業,例如房地產和商業開發等,獲得了更大的知名度支持。因此,對於許多 NBA 老闆而言,帳面虧損或許是事實,但從實際的商業回報來看,這筆投入帶來的價值可能遠超預期。

Gilbert能夠經營克里夫蘭唯一合法的賭場,儘管他的娛樂公司位於底特律,卻得以在克里夫蘭取得這樣一個極具商業潛力的產業,這與他作為騎士隊老闆的身份密不可分。這座賭場的年營收超過兩億美元,雖然克里夫蘭本地不乏優質企業,但還是選擇了讓吉爾伯特來經營賭場,這點有些不合常規。騎士隊作為他的一張“商業名片”,幫助他在這座城市內建立了商業優勢。

湖人已故老闆Jerry Buss也曾利用湖人的名片效應,擴展他的商業版圖。Jerry Buss的主要業務集中在房地產,他需要大量的資金與合夥人,而湖人的比賽場邊常常坐著商業大亨和娛樂界巨星,這為他帶來了無數合作的機會,並成就了他的事業。

Ronald Carter Jr.曾在湖人任職,並參與了老巴斯的房地產項目。他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湖人隊和球館都成為了Buss的“搖錢樹”,用來吸引社會名流和富有的球員參與他的房地產投資項目。許多投資會議都在當時的湖人主場——論壇球館舉行。而當湖人遷至斯台普斯中心後,Buss利用比賽的聚焦效應進一步放大了投資人的關注。前湖人總經理Jerry West甚至形容湖人和史戴波中心對巴斯的作用:“簡直就是印鈔機。”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對於NBA這樣高度專業化的職業體育隊來說,球隊的運營需要專業人士。雖然老闆掌控著整體方向,但實際操作需要有專業背景的人才。勇士的老闆Joe Lacob就是這一原則的典範。他曾是塞爾提克人的股東,購入勇士後,不僅憑藉先前的運營經驗進行了長遠規劃,還做出了一些關鍵決策,如選擇Kerr取代原教練馬Mark Jackson,為球隊帶來新的競爭力。

Lacob雖然擔任勇士的老闆,並且在團隊經營方面有不錯的成就,但他並非專業的籃球經理人,尤其在球員實力判斷上存在局限。2011年選秀時,Lacob本無意選中Klay Thompson,直到球隊顧問Jerry West親自觀看Thompson比賽錄像,並強烈推薦,才讓Lacob改變初衷。2013年勇士計劃先簽後換得到Howard,Thompson差點成為籌碼之一,但交易未能成行。一年後,拉科布又考慮用Thompson換來Love,這讓West非常不滿,甚至以自己的工作擔保Thompson未來會成為巨星,拉科布這才最終打消念頭,保住了Thompson。

2017年勇士續約Steph Curry時,Lacob甚至一度不願給予Steph Curry頂薪,這令總經理Bob Myers大感意外。Bob Myers不僅在大學時期拿過NCAA總冠軍,還曾是成功的運動經紀人,談成過總額超過5.75億美元的合約。他深知Curry在勇士戰術中的不可替代性,於是與Lacob進行了一次深入的溝通,最終讓Lacob同意了頂薪合約。

作為勇士老闆,Lacob的成功毋庸置疑,從早年以股東身份參與塞爾提克經營時期的奪冠,到如今勇士在四年間奪得三冠、向王朝邁進。他的確愛插手專業事務,並曾一度險些做出錯誤決定,但他也願意接受專家建議,知錯能改,這種品質在團隊經營中極為難得。

經過 Simon Liang

Damian Lillard的死忠球迷,因小李成為拓荒者球迷 分析不懂 故事略懂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