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是控球後衛指標性的一年,在今年球季的年度前三隊,就有 5 名控球後衛入選其中(第一隊:Russell Westbrook、James Harden;第二隊:Stephen Curry、Isaiah Thomas;第三隊:John Wall),除此之外更有 8 位控球後衛入選全明星賽(上述五位加上 Kemba Walker、Kyle Lowry 以及 Kyrie Irving)。覺得還有漏掉了誰嗎?沒錯,談到控球後衛,我們甚至還沒說到「控球之神」Chris Paul 這位看似身手稍減但仍然穩定供輸的名人堂級控衛教科書呢!
有鑒於現今快節奏、高效率的籃球比賽風格,有時候還真難以想像籃球賽的打法以其他方式呈現,現今不少球隊的進攻發動甚至多半是由控球後衛的攻擊籃框開始,不管是和長人的 Pick & Roll 搭配、或是拉開空間以利切傳,控球後衛的存在主宰了一支球隊的半場進攻。
然而,現今的一號位「黃金時期」仍然持續得還不夠久。不需要回溯太久,便可以發現不久之前,聯盟還是長人統治的世界,「一吋高一吋強」的金科玉律仍然是運行著;然而在短短幾年之間,控球後衛的逆襲猛烈迎來,更以場上最矮的身分(之一)挑戰成為籃球場上最有影響力的角色,顛覆了籃球運動的傳統(當然就數據而言,中鋒的表現仍然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除了憑著簡單的直覺和表象,我們也一併用數據來驗證這個說法:控球後衛是否開始主宰著世界最高的籃球殿堂,並且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呢?
現象 1 :勝利貢獻指數節節上升
如何明確指出控衛的「黃金時代」來臨呢?一個可能的評測標準是以控衛所製造的勝利貢獻指數(Win Share, WS%) 是否成為聯盟新高的球季。以知名數據網站 Basketball Reference 的 48 分鐘的勝利貢獻指數作為整體表現的判準標的,以當年聯盟前 10 球員的 WS/48,進而分類為長人、側翼以及控衛,並且試圖找出控球後衛重要性的歷史走向。
從圖表來看這三個位置,以 1985 年以來的 30 年間變化:
註解:從名稱上看來,「側翼」(wings)和「長人」(bigs)包含五號位的兩個位置,然而控球後衛僅僅佔了一個位置,因此「理論上」控球後衛的貢獻程度看起來應會小於其他兩項位置(也因為如此,近期以來的竄升也就更為值得一提。)
以下觀察——
側翼部分:優異的側翼球員數量在 30 年間大還算致穩定,但一直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而且在近幾年,曲線更是有下滑的趨勢(圖中的高峰則是當 Michael Jordan 進入聯盟期間)。
長人部分: 長久以來,籃球都是高個子把持的一項運動;但自千禧年以來,長人對於比賽的主宰力卻穩定下滑(但我的老天鵝啊,1999 年時,長人可是一口氣佔了 WS/48 前十之中的九個位置!包含「海軍上將」David Robinson、「歐肥」Shaquille O’Neal、「郵差」Karl Malone、「晨星」Alonzo Mourning、「惡漢」Charles Barkley、「石佛」Tim Duncan、Arvydas Sabonis、「木桶伯」Dikembe Mutombo 以及 「野獸」Shawn Kemp); 只有 John Stockton 為控衛佔有唯一的一席之地)。
控衛部分:在圖中的最右邊可以看到,控衛正處於最巔峰的位置,這也是自 90 年代初期,Magic Johnson、John Stockton 以及 Kevin Johnson (還有 Terry Porter 的前期)等人所貢獻以來,控球後衛們所再度攀登上的高峰;而 2017 年,更有五位聯盟 WS/48 前十的球星由控球後衛所包辦!(猜的到是誰嗎?Paul、Harden、Thomas、Curry、Westbrook)
現象 2:各位置的十大球星
NBA 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後開始明顯地劇烈變動,所以來仔細看看這幾年的變動,並且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問個問題:控球後衛的十大菁英球員,是否已經趕上了其他位置的前十大明星?
以下是五種各個不同位置十大球星的球員效率值:(PER,聯盟平均值為 15)
隨著本季的年度 MVP Russell Westbrook 以 30.7 領跑全聯盟,控球後衛這個位置不僅僅是追上其他位置,甚至已經以一定距離甩開長久以來的制霸者—中鋒。從剛才所探討的現象 1 也可以發現,從 2010 年以來,控球後衛的急竄同樣也呼應這個現象。現在這個位置已經被許多正值顛峰的體能、技術怪物給佔據,早已不是七年前,連當年 33 歲走下坡的 Andre Miller 都能擠進前十的光景了!
2017 排名 | 控衛(全聯盟排名) | 效率值 | 2010 排名 | 控衛(全聯盟排名) | 效率值 |
1 | Russell Westbrook (1) | 30.70 | 1 | Chris Paul (7) | 23.74 |
2 | James Harden (5) | 27.43 | 2 | Steve Nash (16) | 21.67 |
3 | Isaiah Thomas (7) | 26.59 | 3 | Deron Williams (23) | 20.62 |
4 | Chris Paul (9) | 26.25 | 4 | Chauncey Billups (26) | 20.25 |
5 | Stephen Curry (15) | 24.74 | 5 | Rajon Rondo (34) | 19.18 |
6 | Damian Lillard (16) | 24.15 | 6 | Gilbert Arenas (39) | 18.76 |
7 | John Wall (21) | 23.28 | 7 | Derrick Rose (41) | 18.69 |
8 | Mike Conley (22) | 23.26 | 8 | Rodrigue Beaubois (42) | 18.59 |
9 | Kyrie Irving (23) | 23.09 | 9 | Andre Miller (50) | 18.18 |
10 | Kyle Lowry (24) | 22.92 | 10 | Russell Westbrook (57) | 17.90 |
現象 3:控衛使用率高低
若是現今籃球打得是以「控衛」至上的球風,可預期的是控球後衛參與進攻的比率也更多了。以使用率(Usage rate)來看,從 2010 年開始,年度效率值(PER)前十的控球後衛的使用率平均確實逐步上升,到了今年甚至更突破了 30% 大關!(威少和鬍子應該有不少功勞⋯)
2017 排名 | 控衛(全聯盟排名) | USG% | 2010 排名 | 控衛(全聯盟排名) | USG% |
1 | Russell Westbrook (1) | 42.5 | 1 | Gilbert Arenas (3) | 33.2 |
2 | James Harden (2) | 35.1 | 2 | Derrick Rose (9) | 26.3 |
3 | Isaiah Thomas (4) | 32.8 | 3 | Russell Westbrook (11) | 25.9 |
4 | John Wall (6) | 31.7 | 3 | Rodney Stuckey (11) | 25.9 |
5 | Damian Lillard (8) | 30.7 | 5 | Brandon Jennings (15) | 25.6 |
6 | Kyrie Irving (10) | 29.9 | 6 | Tony Parker (18) | 25.3 |
7 | Stephen Curry (13) | 29.5 | 7 | Devin Harris (20) | 25.2 |
8 | Kemba Walker (15) | 28.3 | 7 | Sebastian Telfair (20) | 25.2 |
9 | Eric Bledsoe (16) | 28.2 | 9 | Aaron Brooks (24) | 24.8 |
10 | Dennis Schroder (18) | 27.9 | 9 | Deron Williams (24) | 24.8 |
(上季使用率第 10 的控球後衛居然比 7 年前的第 2 還要高⋯)
雖然以上的數據能作為佐證,但仍無法確切證明聯盟中控球後衛正處於黃金時代;而籃球本身又是一項持續在演進的運動,因此未來幾季是否仍由控球後衛稱霸聯盟仍有變數;然而,至今看來這項潮流確實沒有止息的跡象,數據分析開啟了所謂「空間 & 節奏」(space & pace)的籃球新紀元,許多球隊紛紛靠著一名組織進攻者去得分、分球、創造一波又一波的進攻機會,雖然不一定都是由一號位發動;但不可諱言地,我們現在所見證的,或許是有史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控衛生死鬥」的年代。
2017 的選秀前二順位又皆是 PG(Markelle Fultz 以及 Lonzo Ball),更不用提起其他三位落在前十順位的控衛(De’Aaron Fox、Frank Ntilikina 以及 Dennis Smith Jr.)。
崛起是需要時間與等待的,而控球後衛的全盛時代,現在正式接管了 NBA。(16 Wins A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