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h、CP3會灌籃嗎?揭開未實戰灌籃球員的想法

在NBA中,灌籃是最稀鬆平凡的畫面之一。爆扣籃框是球員展現天賦的手段,也是最能激發球迷賀爾蒙的視覺饗宴,一次高難度的灌籃或許就是逆轉氣勢的開端。然而NBA有一群球員基於不同的理由,鮮少或幾乎未曾在比賽中施展過灌籃。

雖然貴為NBA球員,但Patty Mills每每回到澳洲舉辦訓練營時,最常被問到的一句就是「請問你能灌籃嗎?」

對絕大多數NBA球員來說,這問題就如同「你會呼吸嗎?」一樣好笑,但對稀有的矮將球員來說,是有點禁忌和敏感,卻又令人好奇的話題。

我們曾經看過史上最矮的灌籃王Spud Webb和170公分初頭的Nate Robinson在灌籃大賽中飛天遁地,施展各種驚駭的飛扣動作能下冠軍,證明矮將也能用灌籃並非長人的專利,他們同樣也能以此征服NBA。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究竟能不能灌籃,應該是因為我從沒在比賽中灌籃過。」Steve Nash說道,

Nash在表演賽和訓練中都有扣過籃,根據湖人隊隊醫的說法,Nash不常灌籃也是為了保護身體以及病免身體傷病,畢竟灌籃會傷及脊椎或背部肌肉,加上需要在確保沒有防守者時才敢放心全力起跳,這種機會不常有。

2016年Mills在一次快攻中看似難得的試圖扣籃,沒想到起跳後發現高度不夠,Mills只能把球拋出,卻拋到鵜鶘隊的休息區,本來的耍帥變成出糗鏡頭。

Mills在賽前練球跑籃時有時也會秀一下灌籃,在比賽中有不少機會能輕鬆扣籃,但他卻極少有過一絲秀秀身手的念頭,「老實說我比較少想過要在比賽中灌籃,我多半會選擇比較輕鬆的放籃。」Mills在訓練營時面對小朋友只能打哈哈,「我不覺得我有能力在比賽中灌籃,但我會繼續努力訓練。」

NBA至1996-97賽季開始,一共1801位選手演出21萬次的灌籃,出賽超過1000分鐘的球員大約有92%有過灌籃紀錄。

而在過去25個賽季,有108位球員未曾比賽中有過灌籃紀錄,包含John Stockton、Nash、Eddie House和Sam Cassell 等名將,現役球員Mills、JJ Redick、Fred VanVleet和Ricky Rubio等11位球員未曾在正式比賽扣籃。

而這些球員不曾灌籃的原因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主力球員但會保守選擇把握度高的得分,第二類則是鮮少步入禁區的功能性球員。

不曾扣籃的主力球星多半是穩重型的控球後衛,如Nash和Stockton,常常可以看到即便快攻有輕鬆的得分機會也會把球傳給跟進的隊友,對他們來說引導球隊的節奏才是第一優先,而讓觀眾大飽眼福的精彩鏡頭就交給體能更好的隊友,「我灌籃又不好看,觀眾怎麼會想看我飛扣,有機會我當然會傳給如Derrick Jones Jr.等飛人來轟炸籃框。」

同樣身為主力球員,Chris Paul平時也以把握度為重,但有時會為了激勵士氣而灌籃,2006年就再一次切入後在Dwight Howard面前爆扣驚艷全場,「扣籃對我來說算是一種手段,只有在非得有必要或是明星賽這種場面時拿出來用。」

Isaiah Thomas在2017年的明星賽嘗試過自傳自灌,雖然失敗但也讓全場驚呼,而事實上灌籃對身高僅175公分的Thomas來說不算難事,在NCAA比賽中就有過快攻灌籃,賽前熱身也上演過360度和大風車飛扣,「灌籃對我來說是秀,但在比賽中確實得分的順位比表演更加重要。」Jameer Nelson也抱持著類似的想法,「在場上我沒想那麼多,盡到責任和幫助球隊贏球已經耗盡我的精力,灌籃就留給別人吧。」

Mills在年輕時對自己在實戰中能否扣籃一直相當猶疑,「我的起跳能力即便不在NBA也稱不上是出色。」Mills已經認命很有可能生涯都無法在比賽中灌籃,「灌籃是職業比賽中炒熱球場氣氛的重要元素,我也很想在場上試試看,但一直找不到時機,現在我年紀大了,機會應該渺茫。」

基於運動能力和垂直起跳都不突出,前NBA球員Beno Udrih就自述沒辦法在實戰中灌籃,「我的體能條件可能連許多職業球員都比不上,連練習灌籃都要狀態好才有機會,因此比賽中灌籃算是天方夜譚。」Sam Cassell和Ricky Rubio則都是有身高本錢卻缺乏彈跳能力的控衛,對他們來說灌籃也並非籃球最迷人的部分,「比起灌籃這種用力量來碾壓,我更喜歡用技術和智商來戲耍防守者,。」Cassell說道,而Rubio的想法也頗為雷同。

除了運動能力外,手掌的大小也是能否確實把球灌進籃框的關鍵因子。NBA史上最矮的球員Tyrone Bogues(約165公分)有著驚人的彈跳力,曾經在比賽中賞了Patrick Ewing大火鍋。Bogues就表示自己能夠灌籃,但因為手太小很難把球順利塞進籃框。身高也不到170公分的Earl Boykins也是擁有灌籃的彈性,有一起當過隊友的Carmelo Anthony就目睹過Boykins起飛灌籃,但同樣受限於手掌太小,沒辦法把球牢牢抓穩。

另一類球員就是定位明確的功能性綠葉,多半是外線優先的三分射手或傳球第一的地板型控衛。

溜馬後衛T. J. McConnell也是未在實戰灌籃的現役球員,「我一直很想在實戰中秀秀扣籃,但受限於定位,沒什麼機會能扣。」McConnell在七六人時期曾在全隊起鬨下上演自拋自灌贏得球隊的「賽前灌籃大賽」,「我認為能上到NBA的球員,或甚至是職業球員應該都能灌籃,只是練球灌籃和實戰灌籃完全是兩回事。」

2012年,當年紐約尼克的純射手Steve Novak得到明星賽的邀請,但卻是哭笑不得的參加機會。當時林來瘋正夯,連NBA明星賽都想蹭一下林書豪的人氣,當時原本邀請Landry Fields參加灌籃大賽,希望能連帶讓林書豪參加,後來Fields受傷,聯盟轉而邀請同為尼克隊的JR Smith,沒想到Smith也進入傷兵名單,最後竟然一度還把歪腦筋動到Novak身上。

在生涯467場比賽中,Novak從未在比賽中灌籃,是NBA史上第一位身高在6呎10寸以上唯一一位未在比賽中灌籃的球員,當然Novak不是沒辦法扣籃,大學時曾經快攻灌籃,賽前練習他也幾乎都會秀一手,然而在場上受限於角色定位,他幾乎不曾在陣地戰踏入過禁區,即便在快攻也會為了追求最大效益,Novak也會選擇停在三分線發砲。

「高中時教練就告訴我投三分是健康又高效的得分手段。」Novak生涯有將近80%的出手在三分線,然而先別提灌籃,Novak生涯連上籃都只有屈指可數的16次。

Novak說道生涯中有兩次非常接近灌籃的機會,第一次因為腳部沒算準而作罷,第二次獨自跑快攻本來已經鐵了心要灌,但卻被對手嚇一跳,「我當時有充足的時間起跳,但Larry Sanders卻抓狂似的朝我衝過來,害我被動搖了,只好選擇比較有把握的放籃。」

從理論上來看,所有的籃球技能中,灌籃是最吃天賦的得分手段,一般人每週練投10,000球,持續一段時間必定能發展出一定程度的投射水準、每個人禮拜訓練腳步並提升專注力能提升防守功力。然而對多數人而言,即便發憤訓練彈跳力也很難在實戰中灌籃,這點從亞洲層級的職業聯賽就能略顯一二,只要有球員灌籃,基本上就能成為精彩鏡頭。

然而,對這些功能性球員來說,上場的第一本分是執行好教練給予的任務,再有不影響戰局和球隊的情況下才會去想灌籃。Troy Daniels一進入NBA就被定位為純射手,超過7成的出手都是在三分線上,然而他在2014年在發展聯盟比賽以一記雙手重扣成為單場最佳鏡頭。

而灌籃對球員來說也是潛藏著受傷的風險,七六人中鋒Joel Embiid曾在強勢灌籃後傷到膝蓋,賽爾提克前鋒Jaylen Brown在2018年一次快攻扣籃後沒抓穩籃框驚駭的重摔地面,溜馬後衛Malcolm Brogdon也曾在一次跑籃中灌籃落地後翻船傷到腳踝。

根據《Popular Science》的研究,NBA球員每次灌籃的爆發力和速度大約就等同於奧運跳遠選手,「灌籃會用到全身每一寸的力量,從腿、臀部到背,身體的大肌群會同時發力。」曾打過職業聯賽的身體力學教授John Fontanella說道,「灌籃要NBA這種高強度的比賽是風險非常大的動作,特別是在有人防守的情況下,肌肉隨時是緊繃的狀態,如果一個姿勢或是力量釋放不連貫就可能拉傷,抑或是落後的角度不好或是跟防守球員發生碰撞,就有可能傷到腳或是重重落下。」

而除非像是Robinson這種天生雙腿爆發力無懈可擊,可以隨時蹦一下就起飛灌籃,否則通常矮個子在起跳灌籃前都需要一定的距離來助跑,在高張力的情境下做出這種高強度且少做的動作,很容易用到不常使用的肌群而增加受傷的風險。

Daniels有6呎4寸的身高和水準以上的跳躍力,灌籃對他來說不算難事,但在快攻中為了避免受傷影響前程而選擇上籃,「連在訓練我也很少扣籃,會用上籃或是拋投來得分,久而久之就變成習慣。」Daniels說道,「NBA強度如此之高,絕大多數球員又快又壯,即便快攻也會有被追趕的壓力,這些都是灌籃後受傷的風險,我不會為了一時的爽感而危及生涯。」

雖然未在實戰中扣籃,但球員仍會用自己的方式來享受和參與隊友的暴扣,Nash在2005年和2016年都曾經擔任灌籃大賽參與者的幫手,有趣的是兩次都是施展足球招數,分別是頭槌給Amare Stoudemire跟腳後根給Andre Drummond大風車扣籃。

當Manu Ginóbili的生涯晚期,年年都會和隊友Boris Diaw和Tiago Splitter賭誰當季的灌籃次數較多,Mills都會擔任裁判,「我的責任重大,要負責評斷哪些是合格的灌籃。」DJ Augustin則是追求傳出更好灌的傳球,也是近幾年灌籃大神Aaron Gordon御用傳球手  

即便機會渺茫,McConnell仍舊沒放棄在退休前灌籃的小夢想,但比起自己扣籃,目前McConnell更享受引導隊友飛向籃框的操盤手。McConnell生涯場均助攻per36高達8.2次,常常是負責穿針引線隊友飛扣的藏鏡人,「在我退休前只要在合理且無勝負壓力的情況下,或許我會讓Myles傳球給我灌籃,我之前都喂高水準的空拋給他,他最好也能傳出好球給我。」

而Novak的NBA生涯已經告一段落,他不曾後悔過沒有實戰灌籃或是拒絕灌籃大賽,「我相信我做了正確的選擇,如果參加灌籃大賽,我可能只能飛越矮板凳或是花盆。」Novak說道,「雖然可能也會名流千史,但我可不想用這種糗態遺臭萬年。」

經過 Simon Liang

Damian Lillard的死忠球迷,因小李成為拓荒者球迷 分析不懂 故事略懂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