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球賽如何預防「鬧場慣犯」?如何運用新科技隔空揪出黑名單

人臉辨識:加快門票驗證+糾出黑名單

對球場管理來說,最困難的莫過於揪出那些黑名單卻仍試圖闖入球場的人。

紐約州檢察總長辦公室就發信給麥迪遜廣場花園,想了解他們如何運用臉部辨識系統來拒絕黑名單進場,特別是許多與麥迪遜廣場花園有進場糾紛的訴訟。

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管理層一直非常堅定運用臉部辨識系統來“篩選”進場觀眾,特別是揪出那些有性騷擾、種族歧視和鬧事的流氓球迷。

臉部辨識系統近期在大型的展演,如演唱會和體育賽事上開始被廣泛運用,主要是用在快速驗票進場。然而許多人權團體認為,雖然臉部辨識系統是出於善意和商業用途,但有可能會被用在負面用途。

麥迪遜花園廣場在2018年啟用臉部辨識系統,最初的目的是辨識有潛在安全威脅的人,同年包含紐約大都會和洋基等9座主場參與MLB與Clear的生物辨識計畫,Clear是美加生物辨識的領頭公司,與50座球場有合作協議。

一開始麥迪遜花園廣場僅把生物辨識用在球員和員工,在2021年開始用在季票持有者,2023年3月開始拓展到全部的球迷,這也是MLB首支球隊實施臉部辨識來作為驗票依據。

麥迪遜花園廣場希望能把這套技術運用在球場的各個角落,例如利用臉部辨識來支付飲料和零食,「我們希望能把票的運用自由化和方便化。」Clear的技術副總Oscar Fernandez說道。

雖然麥迪遜花園廣場已經啟用臉部辨識系統,但多數體育館和娛樂展演場地都還在測試,包含知名票券公司Ticketmaster和以及全世界有超過300個大型場地的ASM Global都希望能藉由新科技來加快驗票和入場時間。

有些場館則是希望在疫情後能盡量減少接觸,因此臉部辨識能達到最大化減少人與人接觸。

日本橫濱棒球場在2020年與NEC合作運用人臉辨識科技,搭載13部高精準度攝影鏡頭,研究無屋頂體育場內的人員流通情況,以及戴口罩的人的百分比,為了是掌握人們走動的方向,研究抑制病毒傳播的方法。

日本政府與球團共同合作追蹤場內戴口罩的人數以及人員流動情況,高精準度攝像鏡頭和人臉辨識技術,追蹤場內人員流動情況和戴口罩的人數比,藉此控制病毒散播失控的可能性。

而臉部辨識在機場已經通用許久,2017年達美航空已經利用臉部辨識來自助行李託運,並拓展到票務、安檢和客製化機上服務。

MLS和NFL也與Clear合作測試臉部辨識入場,目前亞特蘭大獵鷹隊的100名賽季票持有者的可以快速進場,並打算在新賽季時測試亞特蘭大United FC的36,000名季票持有者。

MLB則在今年與費城人合作推出Go-Ahead Entry的入場技術,他們採用Evolv Technology的人工智能(AI)感應技術加快入場速度,消除拿出所有隨身物品接受保安檢查的需要。這項技術採用臉部認證讓球迷毋須掏出手機就能直接入場,18歲以上的球迷先透過MLB Ballpark應用程式自拍登記,自拍照以獨特的數字詞元儲存後就會被刪除。抵達球場後,球迷只需在球場入口的相機前被掃描臉部即可通過。

https://youtube.com/watch?v=ish5ytFHZQc%3Fwmode%3Dtransparent%26jqoemcache%3DkTo5G

道德爭議

AMB運動娛樂公司的技術長Karl Pierburg認為科技進步還是需要有規範和道德,「我不會把資料到處使用。」AMB手上有兩支職業球隊和亞特蘭大獵鷹的主場館,他們雖然啟用臉部辨識在票務和場內消費,但僅限於得到許可的參與者。

同時AMB也不會用臉部辨識來限制某些人入場,「我們並非認為安全不重要,但未經同意的大規模監視,和提高排隊時的驗票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臉部辨識無論在政府還是私人公司層級,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審查,其中中國的人臉監控系統主要用治安防護。而在美國,紐約警察局在2020年就被抗議在公家機關裝設臉部辨識系統。

而在運動競賽和娛樂展演的生物識別經濟雖然出發點不同,但就像電影《關鍵報告》一樣,數據的運用可能會一步步擴權,從一開始的增加效率,到後來變成個人化廣告,非營利組織Surveillance Technology Oversight Project的執行長認為,一旦得到能精準追蹤的能力,很有可能會進一步變成監視,「接下來就可能會被濫用,甚至超乎商業情境,每一個私部門的數據庫距離變成警察可檢視的資料,只需要一個法院命令。」

2018年在Taylor Swift的演唱會搜捕跟蹤嫌疑犯,2017年UEFA冠軍聯賽啟用臉部辨識科技,但有90%的錯誤率,2020年英國警察根據該系統搜索了一名男士,被法院判處違反隱私權和基本人權。

台灣近期也有幾次不肖份子闖入職業球賽的案例,且這名人士甚至多次預告,球團、聯盟和球場管理者卻面臨無法預防的窘境,而或許效法國外使用臉部辨識會是一種解方。2017臺北世大運就有使用工業技術研究院所研發之智慧影像分析技術「人臉辨識系統」來維護安全。

但不論任何國家使用都一樣會面臨科技使用的道德規範問題,如何取得之間的平衡會是科技發展的關鍵所在。

By Simon Liang

A die-hard fan of Damian Lillard. He became a fan of the Trail Blazers because of Lillard. I don’t understand the analysis but I understand the story.

en_USEnglish